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产科急救 妇幼健康 如何有效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?

本文目录导读:

  1. 🚨 产后出血的“信号灯”:早识别是关键!
  2. 黄金5分钟:急救处理“四步走”
  3. 🌈 预防为先:把风险“扼杀在摇篮”
  4. 📚 最新指南亮点(2025更新)
  5. 💡 趣味冷知识 💡

🩺 产科急救 | 妇幼健康 | 产后出血识别与处理全攻略 🩺
(信息参考2025年8月最新指南及临床实践)

🚨 产后出血的“信号灯”:早识别是关键!

产后出血定义: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,阴道分娩出血量≥500ml,剖宫产≥1000ml,或伴低血容量症状(如头晕、心慌、皮肤湿冷)。
高危信号

  • 🩸 阴道流血量骤增,血块大如鸡蛋;
  • 😵 产妇头晕、乏力,甚至意识模糊;
  • 💓 心率>110次/分,血压<90/60mmHg;
  • 🤰 子宫松软如“布袋”,宫底升高至脐上。

精准评估出血量

产科急救 妇幼健康 如何有效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?

  • 🧭 休克指数法:心率÷收缩压>0.9,提示失血>15%;
  • 📏 称重法:血液浸湿敷料重量÷1.05≈毫升数(血液密度按1.05g/ml计算);
  • 🔍 隐性出血:宫底升高>2cm或会阴血肿,需B超排查宫腔积血。

黄金5分钟:急救处理“四步走”

  1. 紧急呼叫+团队响应 🚑

    启动“10分钟急救圈”:2分钟内呼叫产科、麻醉科、血库,10分钟内完成初步止血。

  2. 生命体征“守门员” 🩺

    • 开放静脉通道,快速补液(晶体液+胶体液=1:1);
    • 抽血备血(优先O型阴性血,交叉配血同步进行)。
  3. 止血“组合拳” 💪

    • 一线措施
      • 子宫按摩(双手按压宫底,环形揉搓如“和面”);
      • 缩宫素10U静推+20U持续静滴,无效者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深部肌注。
    • 二线措施
      • 宫腔填塞(Bakri球囊注水300-500ml)+子宫压迫缝合(B-Lynch缝合术);
      • 盆腔血管结扎(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)。
    • 三线措施

      介入治疗(子宫动脉栓塞术)或子宫切除术(DIC、穿透性胎盘植入者)。

      产科急救 妇幼健康 如何有效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?

  4. 抗休克“弹药库” 💊

    • 氨甲环酸1g静注(诊断后立即使用,减少死亡率30%);
    • 输血目标:血红蛋白≥70g/L,纤维蛋白原≥2g/L,血小板≥50×10⁹/L。

🌈 预防为先:把风险“扼杀在摇篮”

  • 产前筛查 🔍:
    • 高龄、多胎、瘢痕子宫、胎盘植入史者标记为“红色预警”;
    • 超声排查胎盘位置(如前置胎盘、血管前置)。
  • 产时管理 🕒:
    • 第三产程“黄金1分钟”:胎儿娩出后1分钟内钳夹脐带,减少胎盘血窦出血;
    • 延迟牵拉脐带(剖宫产者等待3分钟,自然分娩者等待1分钟)。
  • 产后观察 👀:
    • 产后2小时为“高危窗口期”,每15分钟按压宫底、记录出血量;
    • 鼓励母乳喂养(刺激子宫收缩,天然“止血药”)。

📚 最新指南亮点(2025更新)

  1. 四早原则 ⏰:

    早呼救、早评估、早止血、早复苏(新增“容量复苏”优先级)。

  2. 输血策略 🩸:
    • 纤维蛋白原<2g/L时,优先输注冷沉淀(10U/次);
    • 血小板<50×10⁹/L时,启动血小板输注。
  3. 多学科协作 🏥:

    急诊科、介入科、新生儿科联动,建立“产后出血急救微信群”,实时共享出血量、生命体征。

💡 趣味冷知识 💡

  • 🤰 子宫收缩力堪比“健身达人”:正常子宫收缩压强可达100mmHg,产后乏力时仅30mmHg;
  • 🩸 1升血液≈2瓶矿泉水:产后出血1500ml相当于身体“流失”3瓶水,需紧急输血;
  • 🌡️ 皮肤湿冷是“隐形警报”:四肢末梢灌注不足,提示休克早期。

守护母婴平安,从精准识别与快速处理开始! 💖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