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SAP如何助力山鹰国际"点绿成金"
清晨的阳光洒进山鹰国际的智能生产车间,一捆捆回收废纸正通过全自动分拣线,令人意外的是,这个传统印象中"高耗能"的造纸厂,此刻大屏幕上正跳动着绿色数据:原料利用率提升23%,能耗降低18%,碳排放减少15%——这组数字背后,藏着SAP系统与造纸行业的一场"绿色革命"。
曾几何时,造纸行业面临着"两难"困局:既要满足市场对包装纸、特种纸暴涨的需求,又要应对环保政策的"紧箍咒",山鹰国际作为亚洲领先的造纸企业,早在2023年就意识到:绿色不是选择题,而是生存题。
传统模式下,原料采购、生产排程、废料回收等环节像"黑箱",企业难以精准掌控资源流动。
原料循环:让每张废纸都有"身份证"
通过SAP S/4HANA系统,山鹰国际搭建了再生纤维追溯平台,每批回收废纸入库时,AI摄像头自动识别杂质类型(塑料/金属/胶带),结合物联网称重数据,实时生成"原料健康档案",系统据此智能推荐配比方案,使废纸转化率从68%提升至91%。
生产降耗:锅炉房里的"数字管家"
在造纸最耗能的制浆环节,SAP ME(制造执行系统)接入了2000+个传感器。
碳足迹可视化:从"模糊账"到"显微镜"
过去企业算不清一卷纸的完整碳足迹,如今通过SAP EHS(环境健康安全模块),从林木种植到成品出库的每个环节都生成碳数据包,2025年最新报表显示,山鹰的单吨纸碳强度较改造前下降22%,这成为拿下国际客户ESG订单的关键筹码。
这场数字化改造带来了超出预期的连锁反应:
站在2025年的节点,山鹰国际正基于SAP平台打造更宏大的构想——造纸生态云,通过接入上下游300多家供应商数据,未来可实现:
"我们不再只是卖纸的企业,"山鹰CEO吴明武总结道,"而是用数据串起一条‘从废纸篓到货架’的绿色高速公路。"
后记
当传统产业遇上数字技术,环保不再是成本项,而是新的竞争力,正如车间里那台印着"SAP"标识的服务器,它不直接生产纸张,却让每一张纸都带着"绿色基因",这场静悄悄的变革证明: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,科技与自然从来不是对立面,而是最好的搭档。
(本文基于山鹰国际202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及公开访谈整理)
本文由 汲思松 于2025-08-06发表在【云服务器提供商】,文中图片由(汲思松)上传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;作者观点、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;若有图片侵权,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!
本文链接:https://up.7tqx.com/wenda/548671.html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