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象一下,2000年初,全球500强企业几乎都在用甲骨文(Oracle)的数据库,银行、电信、政府机构……只要涉及海量数据存储,甲骨文就是“金字招牌”。🏆 那时候,它的创始人拉里·埃里森(Larry Ellison)甚至放话:“云计算?不过是时尚潮流罢了。”
到了2025年,云计算市场早已被亚马逊AWS、微软Azure和谷歌云瓜分殆尽,甲骨文却还在努力证明自己“云转型成功”。😅 曾经不可一世的数据库霸主,为何在云计算时代掉了队?
在云计算刚起步时,甲骨文的核心业务还是卖昂贵的数据库软件和硬件一体机(如Exadata),拉里·埃里森曾公开嘲讽云计算:“这玩意儿就是胡扯!” 🤷♂️
但现实是,AWS在2006年推出S3和EC2后,企业发现:原来数据可以不用自己买服务器,按需付费就行! 甲骨文却坚持“本地部署才是王道”,错过了早期云市场的黄金窗口期。
当AWS、Azure提供按秒计费的弹性计算时,甲骨文的云服务仍然带着浓重的“传统软件思维”:
结果?很多企业直接转向更开放、更便宜的云原生方案。
甲骨文以“销售驱动”闻名,工程师文化较弱,在云计算需要快速迭代时,它的决策流程却依然冗长。🚀 相比之下,AWS几乎每周都有新功能上线。
甲骨文在收购(如Sun Microsystems、NetSuite)后整合不佳,导致技术团队内耗严重,一位前员工吐槽:“我们花更多时间在PPT上争论,而不是写代码。”
近几年,甲骨文终于意识到问题,开始全力押注云计算:
但市场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——AWS、Azure、谷歌云已占据全球近70%的份额,而甲骨文云仍在“Others”里挣扎。📉
甲骨文的故事,像极了当年的柯达(发明数码相机却死于数码时代),技术变革面前,再强的巨头也可能因为傲慢、迟缓而被淘汰。
如今的云计算战场,AI、Serverless、边缘计算等新趋势又在重塑格局,甲骨文能否真正转身?或许,拉里·埃里森该想想他当年嘲笑云计算时,比尔·盖茨的那句名言:
“我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的变化,而低估未来十年的变革。”
(本文信息参考截至2025年7月公开资料)
本文由 完颜鸿博 于2025-07-31发表在【云服务器提供商】,文中图片由(完颜鸿博)上传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;作者观点、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;若有图片侵权,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!
本文链接:https://up.7tqx.com/wenda/494178.html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