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计算|标准化进程加速:专家谏言不可等待云计算标准化
最新动态:
2025年7月,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突破1.2万亿美元,但行业仍面临“各自为政”的挑战,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近期透露,多国已联合提交《云计算互操作性框架》草案,预计2026年完成首轮审议,国内专家在“数字基础设施峰会”上疾呼:“企业不能干等标准化落地,现在就要行动。”
标准化提速,但企业能等吗?
“云计算就像当年的电力革命,没人会等全球电压统一了才用电。”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专家王岩打了个比方,尽管近年来OpenStack、Kubernetes等开源技术推动了部分标准化,但不同云厂商的API、数据格式、安全协议仍存在显著差异。
国际组织如ISO、ITU正加速制定统一规范,但流程漫长,以数据跨境流动标准为例,仅欧盟与亚太的谈判就耗时3年,阿里云资深架构师李明坦言:“等标准完善了,市场机会可能早没了。”
企业如何“边跑边系鞋带”?
优先选择开放生态
“用开源技术等于给自己买保险。”腾讯云解决方案总监周琳建议,企业可优先采用兼容CNCF(云原生计算基金会)标准的工具,避免被单一厂商绑定,容器化部署时选择Kubernetes而非某云厂商的自研方案。
抽象化底层架构
华为云技术顾问张峰提到:“用中间件‘隔离’云服务差异。”比如通过Terraform实现多云资源统一编排,或采用DataMesh理念解耦数据存储与计算层,未来切换平台时成本更低。
参与标准共建
“头部企业早就在‘写规则’了。”亚马逊AWS某匿名专家透露,包括微软、谷歌在内的巨头已向ISO提交了30余项提案,中小企业则可加入行业协会,像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“云标准工作组”就定期征集案例反馈。
标准化≠万能药
“标准解决的是‘能不能连’,而不是‘好不好用’。”IDC分析师刘雯指出,即便未来API统一,性能优化、成本控制仍依赖企业自身策略,某金融科技公司CTO吐槽:“我们按ISO标准迁移了数据库,结果延迟反而高了20%——因为没人规定网络带宽该怎么分配。”
专家共识:
“云计算的下半场是‘连接之战’,”王岩总结,“谁既能灵活应对当下,又能提前卡位标准,谁就是赢家。”
(注:文中专家观点综合自2025年数字基础设施峰会、信通院行业报告及企业访谈)
本文由 兰鸿轩 于2025-07-29发表在【云服务器提供商】,文中图片由(兰鸿轩)上传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;作者观点、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;若有图片侵权,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!
本文链接:https://up.7tqx.com/wenda/476913.html
发表评论